奇石交易网站哪个好_奇石的交易_奇石交易市场

陌生关系中的奇石市场交易秩序与信用

摘要:诚实原则是经济社会中不可或缺的行为准则,既是约束人们行为的道德规范,又是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法律制度,是市场经济的核心和灵魂,也被称作是“帝王条款”。近年来,奇石营销从线下大量地转到线上,互联网渠道大有取代传统店面、展会销售方式。但互联网这种不见面的交易,而奇石供需双方又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买家一般掌握的信息远不及商家),使得现实部分网络商家(微信为主)的诚信缺失问题却令人十分担忧。本文阐述了诚实原则在奇石收藏市场中的地位和作用,重点分析诚信缺失的现状和危害以及产生的原因,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提高交易信用度、构筑社会信用体系的对策。

一、奇石交易中的诚信问题

诚信可以界定为以下内涵:当事人市场活动中应讲信用,恪守诺言,诚实不欺,在追求自己利益的同时不损害他人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交易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维持双方的利益以及当事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平衡。

而当我国奇石收藏市场,在经历前几年货币超发、礼品经济等高峰阶段之后,近二、三年市场整体快速回落。在交易量下滑、实体店面经营成本高之下,不少商家迅速转型为互联网模式,特别是在微信普及率非常的情况下,网上交易渐成主流。但由于互联网交易是基于图片视觉为信息获得的主要来源,且缺少市场监管机制,这给奇石作假、过度美化商品等提供了更为没有约束的市场。在买家信息和知识量有限的情况下,大量作假奇石充斥市场,导致交易秩序混乱。这类现象导致的后果必将是行业凋零,使得普通消费者担心遭遇商家“转型交易”之类的欺诈,对商品和服务更加小心提防,另一方面商家也为出货量不足烦恼,困惑于消费者的谨小慎微。

我国许多行业的信任缺少,如中国奶业的信任危机和低迷不振就是典型的例子。一个缺少信任的市场不可能出现繁荣,在市场交易中确立彼此信任尤为重要。所以,眼下探讨优化奇石市场交易秩序的途径,具有重要而紧迫的现实意义。

二、传统熟人生意的诚信模式

早期的奇石销售具有很强的“熟人生意”特点,由于玩家的数量少、圈子较为固定,交易范围局限于有限范围(地理范围)内,销售者如果存在作假行为,即便当时没有被发现,但日后发现,也可以找到卖家进行维权,即便不能原价退货,但圈子的信息传递还是给奇石卖家形成极大的压力,所以可以有力地抑制奇石卖家的作假冲动。

传统的奇石熟人生意经营者,一般都拥有比较稳定的客户群,有的经营者同用户之间甚至保持了 10 多年的交易关系,相互间像亲戚朋友一样来往。甚至他们的交易仅用电话沟通,无须定金就可以成交。有时对方来个电话就能发过去几万元的奇石,过较长一段时间末结算,多少年也没有出现差错。这种在熟悉关系基础上的高度信任,虽然不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交易原则和管理制度,但却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奇石交易秩序。不管在北方还是南方,借助建立的熟悉关系,能够在客户之间形成良好的、并值得信赖的交易秩序。这类传统的美好模式,在当下中国快速城市化而步入陌生人社会,只能成为美好的追忆。

三、半熟人生意的诚信模式

展会全国化、玩家圈子的存在使得市场向“半熟人”模式转化。奇石客户群体的扩大化,区域级的交易市场进来“陌生人”,外地的奇石买家成为市场的主力军。一些奇石经营者会使尽浑身招数来加强同消费者之间的熟人关系,降低陌生感,通过拉家常,认老乡、表诚意等手段,尽可能地使消费者体验到亲切可信,使初次见面的关系熟悉化来获得初级交易,这是奇石店面争取消费者的常见手段。这种手段也无可厚非。

由于传统的“熟人生意”市场份额下降,“半熟人”之间的交易成为市场主流,结果呈现为缺少诚信约束感的交易模式,一些令人遗憾的问题成为市场诚信缺少的发端。例如,部分商家在完成了带有欺诈性质的初次交易以后,经营者却常常会改换门庭隐藏起来,以逃避追责;一些商家利用所谓的“熟人”关系完成带有信息不对称、金额较大的交易,显示属于前期关系的“投入回报”。这种行为属于“熟悉关系的陌生化”。

半熟人生意毕竟多属于线下的奇石交易,市场中仍然存在一些力量约束使得商家还存在部分的诚信约束,主要体现为行业内、圈子内的“口碑”还具有一定的价值,某人作假的信息传递还是约会形成对买家的保护。但商家和消费者之间从未产生真正意义上具有约束力的熟悉关系,而只是通过拉家常,认老乡、表诚意等手段营造出的一种熟悉感。所以,这不过是陌生人之间利用熟人关系的思维所采取的奇石交易策略。

由于奇石交易中的作假现象、高价奇石现象等缺少第三方鉴定机构,工商管理部门也不能参与交易鉴定本身,使得这类交易争议问题往往对作假者有利,即市场缺少形成诚信机制的硬性制约,长期来看,必定形成将众多准备进入市场的爱好者拒之市场之外。

熟悉的社会关系培育了交易中的信任,形成了稳定的奇石市场联系和市场秩序,而一旦脱离了熟人关系,就容易产生欺诈的奇石交易。当熟悉的关系被打破时,这种信任也就不复存在。但当熟人奇石交易圈子封闭性被市场打破时,熟人关系的约束力就会烟消云散,这个圈子中的越轨者完全可以抛弃这个圈子中的规则,而大胆地作假奇石,也能逃避惩罚。事实上,在我国已经快速步入陌生社会的条件下,熟人信任关系已经脆弱到不堪一击,当前中国社会中“宰亲杀熟”现象绝非个案的比例,而是深刻地反映了生人社会中熟人关系已经式微,逐渐沦为牟利工具的境况。

奇石交易市场_奇石交易网站哪个好_奇石的交易

【红云金龙】 石种:三江鸡血玉 收藏:段伟常

四、完全陌生关系的互联网奇石交易

随着奇石玩家的全国化,情况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互联网传媒和电子商务,加之近来异军突起的微信,奇石市场快速步入陌生人社会,即交易双方在交易前都属于陌生人关系。互联网模式下,奇石的线上交易则完全转变为“陌生人”之间的游戏,交易双方虽然交易了很多次,但可能永远不会见面。

天猫平台有保证金、消费者申诉、消费者评价及仲裁机制,使得商家的作假冲动得到极大的抑制,放人有比较放心的去购物。互联网模式下,摆脱了熟人关系的约束、也没有市场监管力量的存在,那么陌生人之间的奇石交易一定是卖家的极不守信和交易秩序的混乱,任期发展下去的结果就是市场交易量逐步趋于终结,消费者不玩了!

那么,接下来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在市场经济中(自由交易),奇石交易市场的秩序和信用可以建立、达到平均水平吗(不奢望高水平的信用)?

五、信用与秩序何在

现代社会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基础已经是市场经济,而不再是以熟人关系为主的小范围经济、自然经济。大范围地进行交换,超越地域经济,是奇石市场经济的发展路径。另外,奇石市场越发达,奇石就要求交往范围越大,在小范围交换和低度分工的条件下不可能产生一个发达的市场经济。

奇石大范围的交换必然超出了熟人关系所能影响和维系的范围。这样,依靠熟人关系来维持市场秩序也就变得不现实了,并且交易成本也会大幅上升。熟人关系的约束力依赖于交往圈子的相对封闭性,只有在封闭的交往圈子中,才有条件对破坏私人信任的违规者进行惩罚,因为违规者生存所需要的大部分资源都来源于这个圈子。

所以,成熟的奇石市场,绝不可能依靠私人信任关系来形成交易信用。突破私人关系的约束范围和约束力度的边界,是我们要求奇石市场中出现信任机制的特点。在这样的要求下,我们能指望奇石市场中出现维护交易秩序、构建信任关系的力量?

奇石市场,需要一种能超越熟人圈子的约束力资源来为经济交往提供秩序保障。在市场经济中,无论是商品还是货币,提供的是“不问对象是谁”的普遍可交换性,超越了特定的交换关系,对本地人和“外乡人”采用同样的交易规则,从而实现了大范围的经济交换。这就是市场提供了所谓“普遍主义尺度”。

如果奇石收藏市场中,缺少市场经济所要求“不问对象是谁”的一视同仁法则,就一定无法在大范围内开展经济交往,甚至最终起向消失。可见,市场经济的最大优势就是在陌生人之间实现了经济交易。

六、结语

对此,笔者深切呼吁,抛开特殊信任对市场经济的负面效用和反功能,在陌生人之间直接建立普遍信任,才是奇石市场的唯一出路。这些出路包括建立第三方信用机构,实施投诉争议处理机制、保护消费者保护权益、暴光市场黑名单、建立市场白名单、引入司法强制力量(打假)等办法,这就是所谓社会机制来确立制度约束来影响失信行为的成本,从而确保经济交易的秩序不受到损害。问题的关键,变成了如何将陌生的交易者置于有效的相互监督之下。做到这些,又需要政府与各类奇石协会的充分合作。

很显然,强化制度约束能力也并非轻而易举,而是需要奇石专业知识、法律法规、监督体系、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全面完善。要达到这样的程度,目前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而且制度约束也涉及交易成本的问题,无论是签订详细的合同,还是第三方机构的介入,抑或是诉诸法律,都需要交易双方付出一定的交易成本。但是,依靠制度约束力维持交易秩序有两个明显优势:首先,相比维持熟人关系的成本和风险而言,制度约束的成本要低得多,而且在各个层面上都是可行的。其次,有效的制度约束能让交易中的成本由失信者和欺诈者来承担。

在现代社会逐渐扩大公共生活领域,不论是市场交易,还是社会交往,制度约束则是那种成本更低的方式。所以,奇石要从一个小众玩家的宠物,过度到艺术品市场、收藏品主赎,进入陌生人社会以后,无论是社会秩序还是经济秩序,都需要制度约束力来维持,现有市场结构中,缺少强力的第三方信任机制,实在令人深思。

END

段伟常:广州某高校教师。数年前在柳州出差的过程中,偶然得到一块国画石,便一发不可收拾地与奇石结缘,以收藏小品石为主。近年来,段老师将专业知识与业余爱好相结合。开始从理论上思考奇石文化与奇石产业发展过程中种种现象与问题,试围发观隐藏在复杂现象背后的视律,敢于大胆提出新观点、倡导新文化,志在为奇石文化建设增砖添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