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黄山奇石》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五四制)语文二年级上册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设计意图

本节课《黄山奇石》的说课稿旨在通过讲解黄山石的奇特形态和背后的故事,激发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探究兴趣。结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图片展示,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课文内容,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同时,通过拓展活动,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体验语文学习的乐趣。

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够理解并描述黄山石的奇特形态和故事,运用语言表达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想象。

2.思维发展与提升:培养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学会从文本中提取关键信息,形成自己的见解。

3.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黄山石的文化背景,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4.审美鉴赏与创造:培养对自然景观的审美情感,激发创造性地表达和分享个人感受的能力。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基本的汉字,能够进行简单的阅读和书写。他们对自然景观有初步的认识,能够描述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和物体。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学生对新奇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对黄山奇石这样具有独特形态的物体特别感兴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善于观察和模仿,喜欢通过游戏和互动来学习。学生通常更倾向于直观、形象的学习方式,对于富有故事性的内容更容易产生兴趣和参与度。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对黄山石的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可能不太了解,需要教师提供适当的背景信息。

-阅读理解方面,可能会对一些较为复杂的句式和生僻字词感到困难。

-在描述黄山石的特征时,可能会遇到词汇和表达上的限制,需要教师引导和提供词汇支持。

-创作性表达时,可能会缺乏信心和想象力,需要教师鼓励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法,以生动的语言讲述黄山奇石的特点和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运用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黄山石的形态特点,培养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实施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2.教学手段:

-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黄山奇石的图片和视频,增强直观感受。

-利用教学软件进行互动式学习,如在线答题和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

-利用电子白板展示课文内容,方便学生跟随讲解进行学习,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大家好!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关于大自然的美丽,今天我们要去探访一个神奇的地方——黄山。你们谁知道黄山吗?黄山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学生)黄山是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有很多奇形怪状的石头。

-(教师)没错,黄山以其奇石、云海、温泉、冬雪四绝闻名于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黄山奇石的课文,看看这些奇石都有哪些有趣的故事。

2.课文阅读与理解

-(教师)首先,请大家翻开课本,我们一起朗读课文《黄山奇石》。注意语气、节奏,尽量把课文中的画面感表达出来。

-(学生)朗读课文。

-(教师)好,朗读得非常棒!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课文中的画面,谁能描述一下黄山的奇石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黄山奇石形状各异,有的像猴子观海,有的像仙女弹琴,非常有趣。

-(教师)很好,你的描述很生动。那么,课文中的奇石有哪些特点呢?请大家再次阅读课文,找出相关描述。

-(学生)课文中的奇石有的像动物,有的像人物,还有的像日常用品,形态各异,非常奇特。

3.课文内容探究

-(教师)很好,我们发现黄山奇石的特点就是形态各异。接下来,我们来细读课文,看看每一块奇石背后的故事。

-(教师)首先,我们来看“猴子观海”这块奇石。请大家找出课文中的相关描述,并分享一下你的感受。

-(学生)课文描述了猴子观海的形态,它好像在注视着远方的大海,非常生动。

-(教师)你的感受很到位。那么,其他同学有没有对其他奇石的感受呢?比如“仙女弹琴”、“金鸡叫天都”等。

-(学生)我觉得“仙女弹琴”这块奇石很优雅,它好像真的在弹琴一样。

-(教师)很好,大家都能感受到黄山奇石的独特之处。接下来,我们来总结一下这些奇石的特点。

4.总结与拓展

-(教师)通过学习课文,我们发现黄山奇石的特点是形态各异,每一块奇石都有一个有趣的故事。现在,请大家用自己的语言总结一下黄山奇石的特点。

-(学生)黄山奇石形态各异,有的像动物,有的像人物,还有的像日常用品。它们都有自己的故事,非常有趣。

-(教师)很好,你们总结得非常棒!接下来,请大家发挥想象力,如果你是黄山的一块奇石,你会是什么样子?有什么故事呢?

-(学生)我想成为一只展翅飞翔的雄鹰,守护着黄山的美景。

-(教师)很好,你的想象力很丰富。其他同学呢?

-(学生)我想成为一位仙子,弹奏美妙的音乐,让黄山更加美丽。

-(教师)大家的想法都非常有趣。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黄山奇石的特点,还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希望大家能够将这种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想象力带入到日常生活中,去发现更多的美好。

5.课堂小结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黄山奇石》,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希望大家能够珍惜和保护我们美丽的自然环境,同时也要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6.课后作业

-(教师)课后,请大家写一篇关于黄山奇石的短文,描述你最感兴趣的一块奇石,并发挥想象力,编一个有趣的故事。下节课我们一起来分享。下课!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黄山》纪录片:通过观看关于黄山的纪录片,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黄山的自然风光和奇石特点。

-《黄山旅游指南》:提供一本黄山旅游指南,让学生了解黄山的历史文化、地理位置以及旅游路线。

-《黄山奇石》绘画作品:收集一些描绘黄山奇石的绘画作品,让学生感受艺术家如何通过画笔展现黄山奇石的美丽。

-中国传统诗词中关于黄山的作品:挑选一些古代诗人描写黄山的诗词,如李白的《黄山赋》、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等,让学生感受黄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2.拓展建议:

-观看《黄山》纪录片:在课堂中播放纪录片片段,让学生在视觉上感受黄山的壮丽和奇石的奇特,增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阅读黄山旅游指南: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黄山旅游指南,了解黄山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以及旅游路线,为课文学习提供更全面的背景知识。

-赏析《黄山奇石》绘画作品:组织学生在美术课上或课后欣赏黄山奇石的绘画作品,让学生通过艺术的角度感受黄山奇石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分析黄山奇石的形成原因:结合地理知识,让学生了解黄山奇石的形成过程,如地质构造、风化侵蚀等,加深对自然景观的认识。

-探究黄山奇石的文化价值:引导学生从历史文化的角度,了解黄山奇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如文人墨客对黄山奇石的赞美等。

-开展黄山奇石创意活动: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关于黄山奇石的绘画、手工艺品或故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

-组织黄山奇石主题班会:通过班会形式,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黄山奇石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

-结合课文内容开展户外教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学生参观黄山或附近的山石景观,实地体验黄山奇石的魅力,增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开展黄山奇石知识竞赛:以班级为单位,组织黄山奇石知识竞赛,检验学生对黄山奇石的了解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网络